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jipinyuedu.com

第80章(1 / 2)

当时仙迹还没讲到这小日子。

这个栗田真人以往很知礼,对待大唐毕恭毕敬,从不敢怠慢。武则天看他生得如矮冬瓜、滚地球般,还挺有趣,醉意上头正想出口答应,就听见仙迹忽而提到了这个她还未准许的国名。

这下真如一桶冷水兜头而下,武则天酒醒了,原本和煦的面色顿时发寒,只是冷冷地盯着栗田真人:“你方才说,要改什么名儿?”

那栗田真人即便身处大殿也不能窥探到仙迹的任何蛛丝马迹,而在场能听见仙迹的其他唐朝朝臣都愤懑无比,更没有人愿意提示他,因此他不明白,女皇陛下怎么突然变了脸色,但话已出口,他不敢糊弄,因此只能胆战心惊、结结巴巴地道:“因……因下国近日出之东方,请求……请求陛下为下国赐名rb……”

好哇,原来真是你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矮子胆敢欺毁我华夏后辈!武则天冷笑道:“不过一弹丸之地,有何脸面称东方日出之国?尔等也配?哼,原本的国名朕听得很是贴切,不必再改!还有——”

“尔等不必再派遣唐使入唐,我大唐的一草一木尔等卑贱倭奴都休想染指!”

宋朝,赵匡胤惊诧过后很迷惑:“这小日子国说得是那些喜好派遣僧侣来我大宋的倭人吧?”

小日子国孤悬海外,土地又贫瘠稀少,小到一根铁钉、一块木头,大到船只、粮食都要仰仗与宋朝贸易而得到。尤其那些倭人兴盛佛教,对佛经、寺庙建筑需求迫切,而且唐朝后,中日海航线在数百年来的开拓下变得十分安全,于是来宋朝传习佛法的小日子国僧侣来往不绝,在天台山学习种花家佛教的小日子僧侣极多,这也是小日子国镰仓时代中“宋风佛教”兴盛的原因,比如京都泉涌寺、东福寺,博多崇福寺和承天寺,都是“宋风佛教建筑”。

而小日子国通过僧侣与种花家交流,将许多先进文化与技术都带回了小日子,使得小日子国的经济文化也跟着蓬勃发展起来。

就这么一个处处仰仗大宋的小国,日后竟能生出吞龙之心,反噬宗主?

忽而,赵匡胤福至心灵,又想到了一则传闻……他有了个新念头。

他转头问丞相赵普:“赵相,朕曾听闻那些倭僧来宋,总会携带大量金银,与倭僧来往密切的海商都说这倭国虽土地贫瘠却盛产金银,可有此事?”

赵普回忆道:“此消息的确不假,这些倭人大多从我大宋明州(宁波)入境,明州商人与倭国僧侣、寺庙往来密切,曾向市舶司禀报说倭国有一座马银山,盛产白银[注]。我大宋商人常将日用所需之物高价贩与倭人,往往获之巨利。”

北有辽国,占着燕云十六州,兵强马壮实在不好惹,赵匡胤原本便有攒银钱赎回燕云十六州的念头,但大宋如今百废待兴,没能实现这想法,这下好了,不如悄悄拿下这倭国,得此银山,还能得一海上飞地,不仅赎回燕云十六州有望,日后便能通过海上倭国之哨站威胁辽国之东北……说不定未来还真能拿下那油田!

好法子!

豁然开朗的赵匡胤心情大好。

明,万历年间。

方才,林菱说着说着就偏了题,不过,张居正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。

他没想错,这石油,果然个好东西。

甚至可以说,其重要性还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!

林姑娘没说如何开采,但宋朝都能开采出来用于攻城,明朝更是早有一套比宋朝更为先进的开采法子了,只是如林菱所说一般,他们大多挖掘的深度没有那么深,产量也不高,利用起来的方式也更浅薄。

而且,提炼,如何提炼呢?

又该如何工业化?

张居正将新产生的问题都默默记下,后续有机会他自然还会问问林姑娘,但如今先拿去考验工部那些官员也未尝不可。

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仙迹会存在多久?张居正不知道,因此,他认为绝不能一味依赖仙迹,坐享其成,而且后世之所以为后世,也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能如此,有哪些大明能够借鉴?又有哪些不适合如今的国情?张居正都在记录时就加以分辩,为此,他早已从六部中抽取能臣干吏,专门剖析、研制仙迹所透露的能为大明所用的东西。

至于林菱偏题后提到的那些倭寇……呵,张居正眸光微微一冷。

是时候试试戚家军的鸳鸯阵了!

清,康熙四十七年。

康熙更生气,差点气得没厥过去!

后人说什么?晚清的皇帝把东北卖了?!卖给倭国,让他们占了十四年??那可是东北啊!他们疯了不成,把老祖宗卖了!

他急躁得起身来回踱步,不知过了多久,他稍稍冷静后,困惑渐渐浮上脸上:“那些倭人的确居心叵测,曾趁前明朝廷衰弱而侵扰闽浙沿海,但在露梁海战里被明朝大败其舰队,之后上百年都没缓过气来,如今更是不成气候,都畏惧我大清水师龟缩在岛上,片帆不敢出海,怎到了后世竟成了一大患?真是古怪。”

清朝自康熙中后期起,虽然没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